台灣防疫解禁後,各企業該有何因應之道

六月七日是台灣(含澎金馬)本土連續八週沒有新冠肺炎新個案,將全面大解封,可於列車上飲食、藥妝品開放試用、大賣場開放試吃、不需採梅花座...

台灣防疫解禁後,各企業該有何因應之道
June 10, 2020
六月七日是台灣(含澎金馬)本土連續八週沒有新冠肺炎新個案,將全面大解封,可於列車上飲食、藥妝品開放試用、大賣場開放試吃、不需採梅花座。雖然仍要維持社交距離、隨時配戴口罩,不過陳時中部長也將於當日開始取消每日記者會,改以每週開一次記者會;象徵台灣生活趨於以往我們熟悉的生活型態。

這時間也是台灣尚無法出國,只得在國內消費,也是台灣人消費,台灣人自己賺的特別時刻。面對防疫解禁,各企業又該如何因應呢?

博紳品牌顧問今天以 「電商 / 門市」「小中大企業」 兩項維度,為各位業者提供可執行之參考方向。
前提
‧阿中部長不要回歸每天開記者會
如果社區出現本土案例,我們敬業的阿中部長可能要重回每天下午兩點記者會。即使有點不習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再每天例行直播,不過能持續維持每週記者會對台灣才是件好事。

‧台灣人消費 台灣人賺
年底前有限制開放國外商業需求工作人士,基本上旅遊消費還是以台灣人為主。在開放國外旅遊之前,國人至多在台灣消費居多。掌握這個時機點蔚為關鍵。

‧SARS過後消費反彈經驗
根據2003年 SARS 肆虐經驗。在疫情過後不論整體經濟還是消費信心都呈現「報復性」成長。大家蹲在家裡憋久了,能夠解禁外出很有可能報復消費;加上政府三倍券(振興券)助攻,亦可能弭平電商帶來的預算瓜分。
上述前提成立,以下會以「電商 / 門市」「小中大企業」兩項維度出發。
電商
小公司
競爭者只多不減,建議明確搶佔小眾。網拍、購物車網站等產品進場容易;即便在疫情爆發前電商競爭始終處於萬國爭霸市場(除非你的產品相對獨特,且技術門檻高)。台灣疫情和緩後影響可能性不大,因為市場可選項太多了,即便產品本身難有獨特性,品牌定位所傳達個性也要具有獨特性,明確搶佔小眾市場、找到自家「黃金商品」;讓公司存活下來是第一步。

中企業
競爭者只多不減,集中優勢產品搶佔市佔率。基本上中型企業電商和小公司情況大同小異。和小公司不同的是,中型電商企業具有可能是資金、人才、研發或其他資源,並且掌握最具效益的「黃金商品」。疫情期間可能部分業者萎縮或消失;面對市場,集中己方優勢搶佔市佔率。

大集團
可推疫情後大眾可能外出各項主題的組合優惠。和其他電商業者不同的是,大集團在疫情前中後所受影響並不算太大。且大集團電商本身有的優勢是:擁有商品品項眾多。假使推出項旅遊、美妝、餐飲、野餐、沙灘…等民眾可能在疫情解封後的日常生活消費商品。是不錯的方向。
門市
小公司
善用Google 我的商家、團購或口碑。小公司門市資源有限,從附近生意開始,Google 我的商家做起能讓附近的民眾更容易發現、找到你。由於疫情大解禁,門口前排隊人潮回流;如能在這裡操作一波讓口碑傳出來將有助於知名度,甚至網路聲量。

中企業
通常不只一家門市且已有網路資源,和適合的KOL合作,觸及到相關TA。KOL的定義並不是網紅,而是該產品針對特定市場具有提高轉換率不是單純曝光率的人。台灣疫情趨緩,民眾外出消費意願大增,如能掌握相關TA的消費習慣並曝光在他們眼中,是可行方向。各店家一樣可善用Google 我的商家。

大集團
因應報復式消費,以往外銷國外產品有機會內銷的話,適度增加人手不僅因應復甦的訂單量,且可提高社會責任。尤有甚者,併購其他撐不下去業者,低價買進,為明年市場做好準備。
《孫子兵法》曰「多算勝,少算不勝」,意思是多思考並研擬對策。
六月七號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,趁此時機做相應策略;很有機會在後疫情時代獲取「報復性」收益。
當然,不論哪家公司,持續優化本來應該做的,如產品品質、SEO、口碑、公司文化等,才是長期發展的基石。

我們如何幫助客戶
TAILYN 台林
疫情下的有效溝通,創造價值導向企業深度連結指標客戶與員工
-榮獲經濟部工業局品牌補助專案150萬-
台林發起品牌思維的轉型決心,有兩個原因。第一,由於疫情,台林業務團隊無法出國進行業務開發拜訪,希望建立有效遠距溝通途徑,增加新客的詢問度與聯絡機會。第二,台林打進電動車、半導體領域,製程與服務不斷升級,希望梳理台林有效優勢,歸納精準定位。
更多內容
oh care
如何靠產品體驗改變孩童行為,自己『主動』愛上刷牙?
創造實際使用者的好體驗,用孩子的角度,主動開心學會口腔保健。我們不是賣商品,是賣一套讓孩子建立好習慣的有效方法。然後,習慣與愛上我們的商品。
更多內容
超凡
從零開始, 打造本土最好的狗糧品牌
博紳品牌顧問從零開始,打造寵物飼料品牌與實際執行經營,整合品牌策略、產品設計、線上線下通路、數位執行,打造本土高單價狗糧品牌。
更多內容